放飞科技梦想,擦亮苏州青少年机器人赛事“金名片”

赛事升级,做强青少年机器人教育

选手线上紧张比拼,裁判视频连线打分……2021年、2022年,“姑苏杯”苏州家庭机器人大赛暨长三角地区家庭机器人邀请赛启用“云上赛”模式,从家庭机器人创意赛、机器人水上运动会、机器人技能挑战赛“百发百中”3个竞赛项目,发展到机器人创意赛、机器人竞技挑战赛、机器人技能挑战赛“飞金点石”、 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和脱碳之路5个项目。

经过两年的“云端竞技”,今年的比赛再次“回归线下”,项目数量拓展到了8个,分别是智能餐饮挑战赛、机器人技能挑战赛“满载而归”、机器人亚运会、机甲战车格斗机器人、机甲战车格斗机器人、机器人AI创无届、智能搬运挑战赛、精准投掷挑战赛。

自2008年起开展此项赛事以来,参赛的亲子家庭热情高涨,比赛的影响力从苏州大市范围辐射到长三角地区。在2022年“姑苏杯”第十四届苏州家庭机器人比赛暨长三角地区家庭机器人邀请赛中,上海、南京、泰州、湖州、嘉兴等长三角地区共有近100支队伍参赛。

作为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强区,姑苏区先后夺得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金奖、亚洲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冠军、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冠军,机器人世界杯冠军,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分区赛冠军及总决赛亚军等众多国际大奖。

创意赋能,亲子家庭共享科技乐趣

今年3月,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类终评中,聚焦为社区老人配送物资项目的《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及多向寻路控制的服务机器人》,因实用性强、应用领域广泛而备受专家关注,最终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。该项目的创作者顾祎凡从最初参加家庭机器人比赛,到专业学习机器人课程将近3年,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“酝酿”出了自己的科技创新小发明。谈起创作的灵感来源,他说道:“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,全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将近20%,老龄化趋势仍在不断上升。他们中很多人是自己住在小区里的,白天没有人照顾,结合平时学到的机器人知识,我想到设计一个智能机器小车来给老年人提供‘送货上门’的服务。”

记者看到,这台智能小车的主体是用多层板搭建的,通过人脸识别打开木门后,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两层置物架,箱壁安装了一圈紫外线灯,门旁边有一个开关按钮,还有两个传感器,用来扫描二维码和感应人脸识别。顾祎凡介绍说,摄像头识别到对应住户的二维码后,门会自动打开,老年人拿出物资或者工作人员放进物资后,门会自动关闭,里面的紫外线灯亮起,自动消毒。他坦言,目前独自进行程序设计有些难度,所以每到周末假期,只要有空,他便到学校请老师指导和帮助,最后顺利完成了。

去年以来,姑苏区聚焦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,立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,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,整合学校及社会资源,通过丰富的活动,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,孵化科技创新课题,构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共同体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生态圈。

苏州是全国最早推动家庭教育的城市,未来将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普中“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1:6”的放大效应,以科技启迪青少年创新创造的科学梦,推动形成崇尚科学、鼓励创新、勇于实践的良好氛围,通过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,引导孩子、家长、学校多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,同时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,让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科技的乐趣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

校对 盛媛媛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