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球的赛场再次被暴力行为蒙上阴影。在中乙联赛第28轮山西崇德荣海与昆明城星的比赛中,山西队代理主教练王峻楠在比赛第90分钟时竟然故意踩踏倒地的对方球员,这一恶劣行为被现场镜头清晰记录,随后引发两队冲突。尽管中足联随后公布了对王峻楠禁赛4场、罚款2万元的处罚决定,但这一处罚与球迷期待的“终身禁赛”相去甚远,引发了广泛争议。
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个例,更是中乙联赛长期存在的赛场乱象的集中爆发。作为中国足球的第三级别联赛,中乙一直面临着监管不足、赛风赛纪问题频发的困境。从搜索结果显示,中乙联赛的暴力事件可谓屡见不鲜:2013年山东滕鼎与河北中基的比赛中就曾发生大规模球迷骚乱,造成一名球迷重伤;而就在上个月,湖南湘涛与陕西联合的赛前,双方球迷甚至动用了“加特林”等危险物品发生冲突。
令人担忧的是,教练员本应是维护赛场纪律的表率,却成为了暴力行为的实施者。这与国际足坛对类似行为的“零容忍”态度形成鲜明对比。在阿根廷丙级联赛中,一名攻击裁判的球员被终身禁赛;而在中超赛场,对裁判动手的球员也面临至少一年的禁赛。然而,中乙联赛对暴力行为的处罚尺度却显得过于宽松,这种宽松无形中助长了违规行为的气焰。
值得深思的是,中乙联赛的乱象与其所处的足球生态系统密切相关。这里聚集着大量职业背景复杂的球员和教练,容易将不良习惯带入赛场。同时,联赛监管力度不足,裁判执法水平参差不齐,导致危险动作常常被无视或轻判。数据显示,2025赛季中乙联赛前19轮已发生违规违纪问题33起,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,但问题依然突出。
展开全文
面对这一现状,中国足协和中足联需要拿出更大决心整治赛场风气。近年来,足协已推出裁判评议制度、社会监督员机制等改革措施,2025赛季中乙联赛的场均红黄牌数量也有所下降。但这些措施在基层联赛的执行效果仍有待观察。当一位教练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倒地球员实施踩踏,而仅受到象征性处罚时,任何制度都可能失去公信力。
中国足球的振兴需要从根基做起,而中乙联赛作为职业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整体生态。整治赛场暴力必须重拳出击,否则,当教练员都成为暴力的实施者,我们又怎能期望培养出有体育精神的球员?当赛场道德底线被一再突破,中国足球的真正进步将无从谈起。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成为中乙联赛彻底整肃赛风赛纪的转折点,而非又一条很快被遗忘的负面新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