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赢这么多比赛,摩洛哥的阵容厚度是关键。 看看他们的首发名单:右边后卫阿什拉夫,巴黎圣日耳曼的边路飞翼,上赛季法甲贡献12球15助攻;左后卫迪亚兹,皇马的带刀侍卫,防守硬朗还能插上得分;中场核心阿姆拉巴特,贝蒂斯的中场铁闸,跑动覆盖90分钟不带喘气;前锋萨伊巴里,埃因霍温的高空霸主,这场比赛梅开二度;还有替补登场的伊加曼,勒沃库森的潜力新星,首秀即破门。 这些人要么在欧洲五大联赛站稳脚跟,要么在荷甲、土超这样的劲旅打磨技术,放在一起就是妥妥的非洲银河战舰。
主教练雷格拉吉的战术布置也功不可没。 他给球队打造了一套攻守平衡的体系:防守时全员退防,中场阿姆拉巴特负责拦截扫荡,两边后卫阿什拉夫和迪亚兹协防保护;进攻时利用阿什拉夫的速度冲击边路,萨伊巴里在禁区内抢点,卡阿比作为替补奇兵打身后。 这套战术在13连胜里被反复验证——6场世预赛,摩洛哥场均控球率58%,传球成功率89%,但真正致命的是反击效率:每场比赛他们能创造2.3次绝佳机会,转化率高达26%,比非洲球队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。
今天的比赛场地穆莱·阿卜杜拉王子体育场也有故事。 这座球场刚完成翻新,原本能容纳4.5万人,现在扩建到6.8万,座椅换成了红色和白色(摩洛哥国旗颜色),草皮用了最新的混合材质,连看台上的助威音响都是定制的。 球场设计师说:这里不仅是摩洛哥足球的新地标,还是2025年非洲国家杯决赛场地,2030年世界杯也会用它办比赛。 今天这场胜利,算是给新球场开了个好头——当摩洛哥球员捧起奖杯时,看台上的球迷喊得最响的口号不是世界杯,而是2030,我们主场见!
说起来,摩洛哥足球的崛起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。 2010年他们FIFA排名还在第95位,被球迷戏称为非洲鱼腩;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他们历史性杀进16强,虽然点球输给克罗地亚,但已经让世界记住了阿特拉斯雄狮;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,他们更进一步,半决赛击败葡萄牙,成为首支打进世界杯四强的非洲球队。 现在,他们又成了非洲首支晋级2026世界杯的球队,13连胜的战绩还在继续。
球场外的摩洛哥也没闲着。 国内顶级联赛卡萨布兰卡竞技俱乐部最近几年疯狂投入,建了新的训练基地,还请了前法国国脚德尚的助手当青训总监;拉巴特的穆罕默德五世体育场旁边,新建了一所足球学校,专门招收12-16岁的苗子,学费全免,由国家队现役球员定期指导。 更夸张的是,摩洛哥政府和法国、西班牙的足球协会签了合作协议,每年送20名年轻球员去西甲、法甲青训营试训,去年就有3个孩子被皇马和马竞相中。
今天的比赛结束后,摩洛哥球员没有立刻离开球场。 萨伊巴里抱着自己的儿子绕场一周,孩子的脸上沾着草屑,手里举着爸爸最棒的纸牌;阿什拉夫跪在草地上,亲吻着队徽,嘴里念叨着什么;主帅雷格拉吉站在场边,看着计分器上的5-0,掏出手机给家人发了条消息:我们做到了。 看台上的老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站起身,向球员们竖起大拇指——这个动作,他在2022年世界杯四强战时也做过。
现在,距离2026年世界杯还有2年多时间。 摩洛哥的球员们还在训练,他们在讨论下个月对阵突尼斯的比赛,讨论如何保持状态,讨论能不能在主场捧起大力神杯。 而对于全世界球迷来说,最期待的可能不是他们能走多远,而是这支来自北非的球队,能不能再次给足球世界带来惊喜——毕竟,从鱼腩到豪门,他们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。 而13连胜,可能只是个开始。
优质好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